文研班

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、著名批评家杨庆祥为内大文研班授课2023-11-13    

11月11日,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、著名批评家杨庆祥以《21世纪叙事文学写作的几个问题》为题,在8797威尼斯老品牌vip版文研班进行了一场精彩讲座。讲座伊始,杨老师以写作的“自觉性”为引子,谈到作家和批评家都应该有意识地寻找“同时代性”,通过阅读进入更广阔的世界,通过“比较”来确立自身写作的历史意义。随之而来的问题,便是如何看待“当下”,如何回应“现实”,以及如何在当前繁荣的创作景象背后寻找写作的“有效性”。

关于题材,杨老师以“经典作家新作”为话题,提示作家们可以参照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思潮与创作倾向,寻找自己的题材优势。在“现实主义”与“现代主义”两种美学形式之间,杨老师指出,当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问题,是现实主义不够“实”,现代主义不够“虚”,并从细节、结构、对话、反讽、寓言等方面展开剖析了文学“审美性”的质素表现。

杨老师强调,写作应当为人类的精神谱系提供价值。“非虚构”文学不是不虚构,也不是反虚构,而是要求以“在场”的方式重新疏通文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。虚构的背后必有逻辑,它揭示了作家对“存在”的认识路径。我们可以将科幻作为一种方法,想象新的现实以及新的“人”。借助“新南方写作”,杨老师指出了地域意识在创作中的重要性。地理空间的自觉与文化缝隙的识别,会帮助我们找到一些流动的边界,进而打破僵硬的文化认知模式,激活重审自己、想象世界的“未来视野”。就艺术个性而言,地理、文化、语言,都是识别作家独特性的文学坐标,所以作家既要具备历史意识,也要拓展精神资源,才能在时间的纵深处留下自己的文学痕迹。




关闭